尽管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在过去10年经历了迅猛发展,但近十年的数据显示,中国生物药专利转化率仅为5.60%,美国生物药专利转化率为21.63%。基础研究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源头,但中国的源头创新转化存在堵点。
12月3日,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、欧洲科学院院士陈有海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,与传统工业、产业很不一样,生物医药板块是知识密集型板块,需要全链条的支持、疏通才能成功,中间哪个环节断了都转不起来,也会导致创新产品出不来,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转化。
“传统转化有两种模式,一是公司购买专利做研发,另一种是下海创业,但大部分都无疾而终。”陈有海说,这两种传统模式的失败率远远大于成功率。而现在,大药企探索最多的模式是与科研人员共建实验室或成立公司,“像一家人一样共同开发项目”,只有这样深度融合,才有可能把知识密集型的技术变成产品。
正视基础研究能力的痛点
在政策引领与资本加持下,中国医药创新能力已经迈上新的台阶。目前,我国的全球研发贡献已经稳居世界第二梯队前列。以企业总部所在国统计,2023年中国研发管线产品数量全球占比28%,首发上市新药数量占全球的26.2%,不管是从研发管线角度还是在全球首发上市药物角度看,中国均已远超其他第二梯队国家,仅次于美国。
随着中国本土企业从国际药企的追随者逐渐成为竞争者,业内开始正视中国生物医药在源头创新转化上面临的挑战。12月3日,围绕“激活源头创新第一公里”,在深圳举办的“2024首届‘湾区之星’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”从科学发现、科学转化、投资孵化、企业赋能、政策指引等方面探讨源头创新的关键点和路径。
首先,是正视源头创新上的差距。尽管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口优势,在GDP总值和医药整体市场方面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。但从创新药的角度来看,其市场规模与整体上的“全球第二大市场”错配严重,2021年,我国创新药市场仅占全球的3%。
“如果没有一个市场的拉动,怎么可能有投资和科学家的结合?如果一个产业发展乏力了,一定要从源头去研究。”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表示,“由于我们自身专利转化能力不足,导致了中美之间药品审批数量就不一样。”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金喆 摄
医药的创新源头,得从医疗机构或科研院校的专利转化来看。
陈有海坦言,我国的基础研究路径与GDP增长路径基本一致。“工业起步晚,现在增长很快,每年增长的速度都处于全世界第一梯队。基础研究也是如此,化学可能更好一些,生物相对来说在所有的基础学科里是最弱的学科。但进步还是非常大,我们在生物医药板块产出的专利数、文章数基本和美国持平,已经是全球第二了,比第三、第四高得多,但质量相对差一些。”
“源头创新就要从基础研究能力谈起,我们必须要承认,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,我们的基础研究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”宋瑞霖在大会现场表示,中国在整个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的进步是全球最快的,但很少有人提到这一点。“其实,从全球排名前100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、医学研究机构的数量变化,也可以看到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巨大进步。”
“尽管有进步,但我们必须清楚,我国的转化医学(从病床到实验室再回到病床)发展仍较为缓慢。”宋瑞霖提到,在数十家国家依托医院临床医学中心中,有9家近十几年没有开展过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(IIT)。“现在所谓的IIT做的都是已上市药品的新适应症,93%做的都是这些,怎么可能让创新成为源头的活水呢?”宋瑞霖现场发问。
如何激活源头创新第一公里?
对于中国的基础研究能力,陈有海还是很有信心。“虽然源头创新转化会面临很多障碍,但最好的方式就是公司和大学‘结婚’,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。”
对于如何激活源头创新第一公里,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觉得,首先是要引导基础研究,聚焦真实世界未被满足的需求。
“基础研究、科学发现是源头创新的根本,也是药物研发的起点。然而,目前许多基础研究在研究方向和研究选题上,我觉得过多聚焦在学术的热点,缺乏对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关注。一定程度上,与临床需求的某些领域是脱节的,导致科学发现也无法顺利进入转化的阶段。”陈时飞说,“有些成果发布、论文发表了,也就到此为止了。或者研究视野局限于单一靶点和路径,忽略或者是轻视了新靶点、新机制的研究,或者是早期的探索。没有早期的探索,没有源头的研究,就谈不上后续的成果。”
陈时飞也提出,要促进科学转化,打通实验室到市场的瓶颈。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只有完成高效转化,才能成为有价值的、实际的产品,要提高转化技术的成熟度,满足企业和投资者的产业化需要。但现在,还存在技术单位和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错位,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来改进。
对于创新项目孵化的资本,陈时飞也认为,过去偏好成熟技术、跟风追捧热门靶点的投资模式难以为继,应该鼓励长期资本进入创新领域,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创新资源进入国内市场,增加对前沿探索性项目的投入。
实际上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将临床试验与国际金标准进行直接对比。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表示,复星坚持创新从需求出发,目的就是要解决患者碰到的问题,瞄准医生与患者实际的需求,为他们提供好用、管用的药,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药,最好是能真正治愈的药。
郭广昌还提到,CAR-T(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)产品奕凯达给患者带来的革命性变化,带来的是治愈希望。因此,他非常看好CAR-T技术未来的发展,下一步将聚焦患者需求,降低成本。他认为,现在CAR-T成本太高,提升可负担性是当务之急,复星的创新不仅要从科学上有突破和新探索,更要在技术上进行新迭代、新优化,让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