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3日,记者从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办的“千年古都 诗意长安”西安大遗址保护主题新闻发布活动获悉,近年来,西安市探索实施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大遗址保护利用项目,形成了以汉杜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的“退耕还林”模式,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“国家公园模式”,以唐长安城城墙遗址公园为代表的“市民公园模式”,以大唐西市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“民营资本投资模式”,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代表的“集团运作模式”,实现了大遗址与现代社会的相融共生。
西安地区遗址资源丰富,重要史前遗址和周、秦、汉、唐时期的都城遗址及帝王陵寝在西安市均有分布。在2021年10月国家文物局印发的《大遗址保护利用“十四五”专项规划》中,西安地区有杨官寨遗址、秦咸阳城遗址、秦始皇陵遗址、汉长安城遗址、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等10处20个点列入专项规划,无论是数量,还是等级,都位居全国前列。其中,秦始皇帝陵、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、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3处大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建成秦始皇陵、汉阳陵、汉长安城未央宫、大明宫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。
发布会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推动全市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相关举措。
一是注重统筹兼顾,创新大遗址保护理念。按照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推进遗址保护利用,在遗址的城市中促进融合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探索出了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、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、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、与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的理念,实现了大遗址与现代社会的相融共生。
二是突出规划引领,构建大遗址保护格局。西安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都充分考虑了大遗址的保护要求,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中,专题编制了《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,明确西安总体布局形态为传承古都的空间发展模式。其间编制公布了《小雁塔保护规划》《秦咸阳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》等大遗址保护规划,推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,实现“多规合一”,对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指导、协调和规范作用。
三是聚焦活态利用,释放大遗址综合价值。结合城市中心广场公园建设,实施了隋唐长安城遗址圜丘、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,建成开放了圜丘遗址公园、明德门遗址公园,打造区域文化地标,推动历史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;结合城郊区域环境整治,将大遗址保护与生态景观建设、生态林业项目实施充分融合,营造出既符合遗址本体展示特征,又适合市民游客参观休憩的阿房宫遗址公园、杜邑遗址公园,实现遗址保护的多元化发展;对于汉长安城这种面积达75平方公里、位于建城区的特大型遗址,一方面,以“价值利用”为导向,兼顾“相容使用”,积极发挥大遗址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使用价值,推动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,目前已成为市民游客了解历史文化、组织休闲娱乐的新热点、好去处。另一方面,积极探索大遗址保护部省合作新路径,将实施汉长安城遗址区供给水工程列入“西安市2024年为民实事”,推动解决辖区13.3万常住人口饮水问题,促进大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协调发展,留住原居民、“烟火气”,共享遗址保护发展红利。
四是夯实基础保障,优化大遗址保护全要素支撑。出台《西安市周丰镐、秦阿房宫、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保护管理条例》《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》《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》等,进一步筑牢大遗址保护法治防线;健全保护体系,建立运行市级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,将文物安全纳入政府考核评价体系;逐年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,市级文保资金从2020年的2500万元增至今年的1亿元,同时积极争取中省文保专项资金倾斜支持,相继组织实施了秦汉栎阳城、阿房宫、西汉帝陵、隋唐长安城、唐大明宫遗址等大遗址文保工程。
文/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潇 图/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旭东